袁 安  碑


東漢永元四年(92年)刻立,原在地不詳,現藏河南省博物館。明萬曆二十年(1598年)被人移置河南偃師縣西南辛村東牛王廟中,1930年發現,1934年移置偃師縣教育局,其後輾轉遷徙,下落不明。1961年又發現後移至河南省博物館。碑上下皆殘,現存碑高 139釐米,寬73釐米,厚21釐米,中間有穿。無撰書人姓名。碑文為小篆。除第8、10兩行為不滿行外,其他行下一字均缺(現已考出),僅存139字10行,行存15字體結構寬博流暢,筆畫較瘦。碑側有明萬曆二十六年題字。

一九二三年在洛陽出土《袁敞碑》,書風與此碑極其相似,專家以為一人所書。經馬衡先生考證,始定為袁安之子袁敞的墓碑。馬衡為之跋云:“碑中所敘事跡,與《後漢書》明帝、章帝、和帝等紀及本傳合。”又云:“拜司徒之月日,《章帝紀》作癸卯,《碑》作己卯。按元和四年六月己卯為十三日,不值癸卯,即此亦可作不偽之證也。”(《凡將齋金石叢稿》)《後漢書章帝紀》:章和元年(即元和四年,是年秋七月壬戌詔改元和四年為章和元年)六月“癸卯,司空袁安為司徒”。《袁安碑》癸卯作己卯,查是年六月一日為丁卯,本月無癸卯日,只有己卯日為十三日。由此可見《后漢書》的“癸卯”當是“己卯”之誤 碑文所記事跡與傳記基本相同,有個別文字可補傳記之缺。據《漢書安帝紀》載,袁敞卒于元初四年四月,于是刻碑之年亦定。后多以二碑并稱。《袁安碑》在書風上屬于規範嚴謹一類,篆法通婉流暢,精細均勻,疏密得當,加之刻工精細,繼承了正脈篆書傳統,為臨習篆書的好範本。

 

釋文

司徒公汝南女陽袁安召公授易孟氏永平三年二月庚午以孝廉除郎中四十一月庚午除給事謁者五年正月乙遷東海陰平長十年二月辛巳遷東平城令十三年十 二月丙辰拜楚郡守十七年八月 庚申徵拜河南尹初八年六月丙申拜太僕元和三年五丙子拜司空四年六月己卯拜司徒孝和皇帝加元服詔公為賓永元四年月癸丑 閏月庚午葬

 

漢代書學的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即石刻在漢代非常盛行。其中大部分是在墳墓上立的碑、碣,也有一部分為功德頌碑,以及還有石表、石闕等。在漢朝墓碑占有主要地位,在我國東漢初期開始流行起來。從那時起,立碑的習俗就一直延續到現代。所以,至今保存下來的各個歷史時期的石碑,成為我國古代書法發展演變的可靠見證。然而有的碑版在歷史文獻和歷代金石書籍中均無著錄,因而就更加顯得珍貴。這些實物資料為研究漢字的演變和漢代書法藝術提供了理想的資料。

在東漢碑刻中除隸書碑版外,還有嵩山開母廟、少室、太室、三室石闕中的開母、少室二闕均為漢篆。這種漢篆直接秦篆,但漢金文篆書不同;其筆道較為圓融,體勢長方。另外主要有漢篆精品《袁安》、《袁敞碑》,其結體穩重、宏偉。


(Back)